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?闻鸡起舞的故事讲的是谁?

成语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?闻鸡起舞的故事曾经激励无数的仁人志士发奋图强,刻苦自励。那么成语闻鸡起舞背后说得主人公到底是谁,他又有哪些发人奋进的故事? 闻鸡起舞讲的是谁的故事? 闻鸡起舞是什么时候的事? 闻鸡起舞的典故出自何处?
已邀请:

匿名用户 - 分享见识,思辨广西

赞同来自:

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,闻鸡起舞的主人公好友:刘琨
闻鸡起舞的意思是: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。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。该典出自《晋书·祖逖传》,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,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,总是慷慨激昂,满怀义愤。为了报效国家,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,就披衣起床,拔剑练武,刻苦锻炼。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。同义词:发奋图强、自强不息。

成语闻鸡起舞典故
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、具有远大抱负的人。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。进入青年时代,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,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,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。他广泛阅读书籍,认真学习历史,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,学问大有长进。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,接触过他的人都说,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。祖逖24岁的时候,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,他没有答应,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。

后来,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。他与刘琨感情深厚,不仅常常同床而卧,同被而眠,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:建功立业,复兴晋国,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
一次,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,他一脚把刘琨踢醒,对他说:“你听见鸡叫了吗?”刘琨说:“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。”祖逖说:“我偏不这样想,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?”刘琨欣然同意。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,剑光飞舞,剑声铿锵。春去冬来,寒来暑往,从不间断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,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,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,又能带兵打胜仗。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,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;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,兼管并、冀、幽三州的军事,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。

刘文合

赞同来自:

读这个故事,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。祖逖虽然不和我们一个朝代,但都生在中国,因为他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,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我们要向他学习,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。祖逖天天练,不管天气怎样,他都坚持。我们在学习上也应该这样,学习他勤奋刻苦的精神,还要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。须天天努力才行,只靠三分钟热度是不会取很好成绩的。

同学们,让我们以祖逖为榜样,坚持不懈,刻苦努力,相信期末时我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,将来一定能取得更大得成绩,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刘文合

赞同来自:

闻鸡起舞文言文译文参考答案:
当初,范阳人祖逖,年轻时就有大志向,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,与刘琨同寝,夜半时听到鸡鸣,他踢醒刘琨,说:“这不是不吉利的叫声。”就起床舞剑。渡江以后,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。祖逖住在京口,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,对司马睿说:“晋朝的变乱,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,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,自相残杀,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,祸害遍及中原。
 
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,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,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,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,各地的英雄豪杰,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!”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,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,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、豫州刺史,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,三千匹布,不供给兵器,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。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,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:“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,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!”于是到淮阴驻扎,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,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前进了。

现在的含义:
只有不断努力,才有可能获得成功。不经过努力奋斗,不能成就事业。

登录注册(发起)【信息】